任松青,中共黨員,官橋鎮政府工作人員。咸寧市作家協會會員、咸寧市報告文學協會會員、嘉魚縣作協會員。曾在省、市.、縣各類刊物發表作品,參與《李先念與嘉魚》、《革命老區發展史》、《嘉魚風物》、《南嘉好少年》、《嘉魚英烈傳》等書編寫。
山不在高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有龍則靈”。而大牛山的的山不在高,神塘的水也不深,卻很有天地之靈氣,山水之秀華。
青山綿綿繪江南,碧水淼淼盈靈秀。地處嘉魚縣南端、與赤壁市比鄰的大牛山一山分兩縣,一水東西流。周圍山巒疊嶂,石磙山、木魚山、娘娘山、日堡山、小海山……不管你從東邊赤壁市的臨湖畈進山,還是從西邊嘉魚縣的舒橋畈進山,都要在同山與山的峽道中,蜿蜒曲折,高低前行。大牛山腳有一神塘,四季清波粼粼,依山而秀。
這塊美麗之地,雖比不上桂林的山、西湖的水、黃山的云、張家界的霧那么令人神往,但它具備了江漢平原邊緣丘林地帶所獨有的風貌。別處的群山是在陸地上看,而大牛山的山可以在水中欣賞。在神塘水庫里泛舟,四周的山峰倒映水庫中,有如站在群峰之頂的神妙;船行在這碧波如洗的明鏡里,周圍的遠山,近處的高山,連綿的矮山,垂青倒影,百媚千姿,形狀各異。遠遠看去,大牛山就像頭向北、尾座南的臥牛,這山的造形,給予了山諸多神奇的傳說:大牛山的頂峰像牛峰凸起,小峰像牛頭正低頭暢飲神塘之水;石磙山一峰獨起,高而圓;木魚山曲線流暢圓滑,像和尚放在幾案上敲打的木魚;日堡山三面鄰水,伸向神塘水庫中央,神塘水庫兩個庫汊像一雙大手,緊緊抱著日堡山,太陽每天從它的山頂升起,山與水交相輝映,蔚為壯觀。
大牛山上樹木挺拔,枝葉蔥籠繁茂,翠流欲滴。茂林修竹,婀娜迎風,每逢雨過天晴,登上山頂極目遠望:東見丁母山、黃金山、大屋山延綿起伏 、山山相連,云霧飄紗;西望梅山、峽山、文廟山,盡收眼底。密泉湖水碧波蕩漾、漁船點點、漁歌陣陣,一幅江南水鄉的詩畫美景躍入眼前。漫步山腳,走在神塘水庫堤壩,春時細雨如煙,鷺翔鳥鳴,山花織錦;夏時水漲庫盈,魚翔淺底,岸垂綠蔭;秋時樹木如煉,葉紅果香,紅霞唱晚;冬時霜雪垂枝,水空一色,寒鏡藏歌……一幅幅風景,四時如畫,讓這一幽靜的山水賦予靈秀的彩衣。
欣賞山水的風光美景,在品味大牛山的神奇傳說,更讓你流連此山此水,贊美這千古的美麗。
相傳,遠古時期,這里是八百里洞庭湖的北角。每年莊稼到了快成熟的季節,就起南洋風。每當南洋風起之時,波濤洶涌,莊稼全毀,百姓收成無望,苦難不堪,四處逃荒。上天知道后,就派了天牛拉著個石磙下凡到這里,開始碾壓波浪,并令:不到平風息浪不得返回天庭。天牛就日復一日,拉著石磙,從稻谷楊花到進米的七月,整整九九八十一天。南洋風又起,這回說來真怪,連續幾天的南洋風,卻不見浪,天牛真的鎮住了洶涌的波濤。天牛認為可以歇一歇好返回天庭,就在湖中臥在水里打盹兒。誰知第二天人們怎么也看不見牛的影子,卻驚奇地發現了兩座山,只見一座山像臥牛,一座山像豎起的石磙。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造福百姓的天牛,將這兩座山取名為大牛山和石磙山(70年代有石磙山煤礦)。山的東邊叫臨湖畈、山的西邊叫舒濟畈(后來改名舒橋畈)。就這樣一頭巨牛不知擱了多少年的光陰,不聲不響,任勞任怨,造福一方。
沿蜿蜒的山路,從大牛山的牛頭向北走2公里,有一座獅山,一座象山。兩山之間形成了峽口,稱之為峽石口。走進峽口內又有豬山、雞山、魚山,三山遙相對望。山腳下形成了一十字長垅,水向西流。傳說,一風水先生來到這里,見四面環山,一峽口不足百米,像天門出口,謠稱:日有三牲見禮(三牲指豬山、雞山、魚山),夜有獅象把門(獅山、象山),是塊風水寶地。十字長垅是”睡龍床“,誰人葬了”睡龍床“,朝朝代代出宰相。從此,許多有錢人,在這里買土地占風水,希望后人成為宰相之類的達官貴人……到底出了什么達官貴人,我們姑且不深究,但是這塊風水寶地,養育了勤勞的大牛山人,大牛山人也英雄輩出。
古時候在峽石口有一個姓夏的村子,一個叫夏包子的人英武蓋世,響應黃巢起義起兵造反。在出征前一天的晚上,一高人手提竹籃,籃里裝著筷子、米飯、生姜,放在夏包子家門口,夏包子看見后沉思許久:莫非要我“快反江南”。不行,黃巢在西北,往江南不是更遠了不易會合。他決意北上,于是打泉口、占金山、攻漢口。后在漢口兵敗,后人戲說原來“包子”經不得三口就會被吃完。夏包子雖然兵敗但影響較大,為了紀念夏包子,后人將峽石口改稱為夏氏口沿用至今。
大牛山腳下,有一細屋陳家。據記載,1841年,有十八個青年參加太平天國起義,投身于翼王石達開部下,個個英勇善戰,立下戰功。洪秀全的天朝政府,便將大牛山腳下的陳家畈幾百畝良田封賞給十八位戰將。后人便將陳家畈稱之為軍田畈(縣志和地名有記載)。
1926年秋冬,李先念同志(原國家主席)受黨組織指派,來到嘉魚開展革命活動。李先念選擇了嘉魚、赤壁交界的大牛山,把牛峰寺作為落腳點,以做木匠、賣布作掩護,建立農民武裝,開展革命活動。并以此來配合湖南的秋收起義。短短4個月的時間,李先念同志就組織了一支農民地方武裝——米埠自衛隊。一天李先念召集自衛隊負責人在牛峰寺開會,被叛徒告密。國民黨地方兵團兵分三路奔大牛山的牛峰寺捉拿李先念等人。大牛山腳下何家灣的農民自衛隊員何家達英勇營救,李先念才安全脫險。后來,這支自衛隊于1927年組織發動了著名的米埠暴動(嘉魚軍事斗爭史記載),給嘉魚縣早期革命斗爭增添了光輝的一頁。
“既要金山銀山,又要綠水青山;不花先輩的錢,不搶子孫的飯”在今天,大牛山人,靠智慧經營著大牛山這十幾平方公里青山綠水,正把一座生態公園,賦予這里耕耘的人們。
大牛如畫載百世,光輝歷史耀千秋。大牛山人心融進山水,情眷戀傳奇,邁步在新農村的詩畫里,以山為榮,以水為傲,以這片神奇的山水為依托的樂園。
——原載《領導科學與藝術》《九頭鳥》
手機客戶端
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