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翠芳,筆名夢秋葉,湖北嘉魚人,湖北省作協會員,咸寧市“鄉土作家”。有作品在報刊、雜志發表,曾經在深圳、廣州打工17年,嘗遍人生五味。愿以一顆虔誠的心,抒寫人間煙火!
從小喜歡書,喜歡閱讀。記得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好,我最早接觸的書,應該說是課本吧!其實初上小學的時候,還沒有課本,只有老師手上有一套教本,而我們學的每一節課的內容,都需要老師在黑板上手抄一遍,我們學生也要抓緊時間把內容抄下來,課休時間,我們便乘老師不在,圍在講臺上翻看課本,課本上的內容和插圖別提有多誘人了。那時候對擁有一本書的愿望是有多么的強烈呀!后來,終于有了課本,第一次打開屬于自己的新書,一股油墨香便撲面而來,背著嶄新的課本回家,父母親會想方設法找來報紙,還教我們把書的封面包好,生怕年幼的我,一不小心把書弄壞了。稍大一點,喜歡像尾巴一樣的跟在哥哥姐姐的身后面進城玩,目的地是街邊的小人書攤,雙手捧著連環畫,坐在書攤前的小馬扎上,我的世界便被黑白畫面和精彩的故事給占領了。連環畫上面的故事,大多來源于古今中外名著,古老神話故事,和當代英雄的傳奇故事。在連環畫小人書中,我像一尾快樂的魚,盡情暢游在那些神奇的故事里面。然而,小小的連環畫,相對片面的故事已不能滿足我的好奇心。于是,我開始閱讀長篇小說和長篇故事傳奇了。那時候,沒有經濟條件,買不起書,只能借書看,自己還小,伙伴們也沒有書借,倒是哥哥姐姐像變戲法一樣,不知道在哪里借了那么多書,帶回家看,我便夾在中間借機看。記得有一次哥哥借來《西游記》,乘他看上集的時候,我便懇求他把下集先讓我看,哥哥抗拒不了我的軟磨硬泡,終于同意讓我先看下集,拿到書后,我如獲至寶,抓緊時間趕緊看,因為我必須要搶在哥哥看完上集之前,把下集看完。以便于跟他交換上集。還好,《西游記》中的故事都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,因此,先看下集,對閱讀全篇故事沒有什么大的影響。記得讀小學的時候,學過一篇文章叫《黃生借書說》里面有一句話:“書,非借不能讀也”意思是說,不是借來的書,是讀不好的,也不會很用心去讀。這句話對當時還是個小孩子的我來說,是再恰當不過的。因為記掛著要比哥哥先看完書,加上書中故事本來就精彩,我幾乎是“廢寢忘食”般看完了下集,然后等著哥哥看完上集之后跟我交換。那段急切而又愉悅的看書經歷,一直深深地鑲嵌在我的腦海中。
后來,參加工作了,有了經濟來源,可以自己買書看了,我又陸陸續續地讀過一些書,如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封神演義》、《隋唐演義》、等等。讀這些書的時候,心中不由得熱血沸騰,對書中的英雄人物充滿了崇拜與敬仰之情。再大一些的時候,讀《紅樓夢》、《簡愛》、對愛情有了一份憧憬,青春的懵懂,世事的紛擾讓年輕的心充滿了迷茫,也充滿了向往……不久,在書市上,刮起了金庸熱和瓊瑤熱的颶風,多少年輕人為之傾倒?為之狂熱?盡管他們一個是寫武俠的大家,一個是寫愛情的高手,卻無一例外的迷倒了那個時期的廣大讀者。我也難以幸免,不過,那時候,作為女孩子的我,沒有被瓊瑤的言情小說所迷倒,反而被金庸的武俠小說所折服。常常讀一本書到深夜,仍然不愿上床睡覺。書里面的人物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,他們的俠肝義膽,讓我佩服,他們的愛情故事,纏綿悱惻,一波三折,讓我欲罷不能,有時,我會為他們擔憂、為他們牽腸掛肚;有時,我又會為他們開心、為他們歡笑。急切的想知道后面的故事,生怕放下書就錯過了精彩似的,不愿放手。好在,奶奶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催我上床睡覺,而我也會在確實很疲倦的時候,才乖乖地放下書,急急忙忙地上床睡覺。成家以后,肩上有了擔子,生活的壓力隨之而來。書,讀的少了,沒有書的日子,心里總覺得少了些什么?有時感覺空落落的??纱_實沒有心情靜下來,好好地讀一本書了。
出外打工,在工廠最基層的流水線上干活,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。除了干活就是睡覺,遠離親人和朋友,心里的孤獨與困惑讓人無所適從。于是,又拿起了書來讀,長篇小說是沒有時間和耐力讀下去了,于是到書亭買雜志看,《知音》、《芳草》、《青年文摘》、《讀者》等,我都陸陸續續地看過,最后就最青睞于《讀者》了,一本《讀者》陪伴我度過了十多年漫長的打工歲月,《讀者》雜志里面有七八個大欄目,有文苑、人物、社會、人生、生活、文明、悅讀、點滴等?!蹲x者》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讀者精選出來,然后推薦給雜志社,經過編輯挑選定稿的,這里面無論是幾十字的“點滴”,還是篇幅稍長的“文苑”都很精彩,“悅讀”無疑是跟我們分享讀書的快樂與收獲了。我喜歡《讀者》,因為欄目多,涵蓋面大,有一斑可覽全豹之感;我喜歡《讀者》,因為文章精,有時候一篇文章會反復的讀幾遍,仔細咬嚼個中滋味,絲毫不覺得厭倦;我喜歡《讀者》,因為她代表的是讀者的心聲?!蹲x者》雜志剛開始是月刊,后來改為半月刊,每年春節回家,我都會把一年來,所購買和閱讀過的書帶回家,好好收藏!在書的世界里,我能得到到很多東西,眼界會開闊,心靈會凈化,靈魂會提升;在書的世界里,一顆浮躁的心,會漸漸歸于平靜;在書的世界里,一塊貧瘠之地,會逐漸豐盈。然而,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,能安靜地坐下來好好讀一本書,有時候,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。大多數人為了提高經濟收入和物質享受,已經沒有心情坐下來細細吸取書中的營養了,古人所說的:“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”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。不過,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“書”對于一個人的成長,一個民族的興旺,甚至一個國家的進步,是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的。二零一八年的五月二十六,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在他主持的《新聞周刑》的結束語上寄語:“兒童節快到了,家長們都在給孩子們準備禮物,送什么樣的禮物給孩子們呢?我的建議是——送書。送書,由此所產生的效應,應該是投資最小,回報最大的投料方式了。年齡小一點的送圖畫書,年齡大一點的送故事書?!弊尯⒆觽冊跁氖澜缋锎蜷_一片新天地,讓孩子們養成從小愛書的好習慣,著名主持人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建議??粗鞒秩藞砸愕哪抗?,想起我人生中的每一個節點,書一直都伴隨著我,閱讀從未間斷。心中不由慶幸,五十年的光陰轉瞬即逝,有書一路相伴,真好!
——原載《閱讀時代》
手機客戶端
微信公眾號